1、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工程缺乏必要的设计,结构不合理。
(2)施工中使用劣质建材、偷工减料、施工工艺粗糙等。
2、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为了满足使用要求,擅自拆改房屋结构,改变房屋原有受力状态。
(2)在装修过程中,擅自拆改房屋结构或明显加大荷载,给房屋整体性、抗震性和结构带来隐患。
(3)随意改变房屋使用用途,影响结构耐久性。
(4)未经设计和审定,擅自在建筑物上设置大型广告牌等。
3、周围环境影响
(1)在原有房屋周边新建建筑,由于附加应力影响,可能使原有房屋损坏。
(2)在原有房屋周边开挖基坑,边坡处理不当,造成原有房屋基础滑移。
(3)周边施工降水,使房屋地基土质发生变化,造成房屋损坏。
5、检测房屋倾斜和不均匀沉降现状。
6、根据实测房屋结构材料力学性能,按现有荷载、使用情况和房屋结构体系,建立合理的计算模型,验算房屋现有承载能力。
7、根据实测房屋结构材料力学性能,按现有使用荷载情况和房屋结构体系,以上海地区地震反应谱特征,建立合理的计算模型,验算房屋现有抗震能力并复核抗震构造措施。
8、检查房屋设备的运行状况。
1)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加固。 要以结构的抗震鉴定结果为基础抗震鉴定是通过检查现有建筑的设计、施工和现状,按规定的设防要求,对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进行评估。根据抗震鉴定的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加固。可选择整体加固!区段加固和构件加固。
2)在确定加固方案时。 要对结构的现状进行深入的调查,特别应查明结构是否存在局部损伤,对已有的损伤应进行专门的研究,在抗震加固时加以考虑。
3)在确定抗震加固方案时。 如果是抗震鉴定不合格,要重点考虑结构总体功能的恢复,而不要求每个构件都恢复功能;如果是静载下出现的破坏,以各种承重墙(柱)等的加固为主。
4)在承载力和变形能力的协调中。 首先以承载力为主,侧重于利用承载力的提高来弥补变形的不足;但抗震鉴定结果仅为整体性不足时,仍以改善整体性的加固方案为主。
我国的房屋安全检测鉴定行政机构设立时间比较晚,工作起步也比较晚,检测设备和检测资金不足,因此,在工作中出现错误鉴定房屋建筑安全级别,损害了有关企业和个人的经济利益,总体来说,目前的房屋安全检测鉴定水平已经达不到现代房屋安全管理要求了。
目前既有房屋的鉴定方法有三类:传统经验法、实用鉴定法和概率法。
1)传统经验法:是通过目测、调查,按照原设计规范和规程,借助鉴定人员的专业知识、工程经验进行判断,它具有鉴定程序少、方法简便、快速直观及经济等特点,至今仍被广泛采用,此方法一般不使用检测设备和仪器,鉴定结论主要受鉴定人员的素质所影响。
2)实用鉴定法:它在传统经验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应用数理统计理论,采用检测技术和计算手段等进行分析评定,它强调检测手段和数据处理。此法需花费相当的时间和资金及人力,因此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无法广泛使用,只适合于重要的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