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 13926589609

南京市房屋加装光伏承重检测 分布式光伏荷载检测中心

发布:2024-08-24 16:36,更新:2024-09-17 14:30

房屋鉴定主要结论如下: (1)现场检测表明,墙体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为M1.1、砖强度等级为MU10,规范低要求。 (2)部分墙体粉刷层剥落、渗水,二层楼面面层局部开裂,屋面局部渗水,屋面挑檐、天沟局部变形、脱落,均需进行加固修复处理。 (3)该建筑木屋架下弦未拉通、未设置构造柱和屋顶未设置圈梁不符合鉴定要求、屋面挑檐局部变形、脱落不符合鉴定,房屋抗震构造措施不鉴定规范要求,需进行抗震加固处 一层横向墙体平均抗震能力指数和综合抗震能力指数不鉴定要求;一层部分纵向墙体抗压承载力不规范要求;二、三层部分楼面大梁配筋不足。需对结构构件承载力不足处进行加固处理。 (5),现有结构不抗震鉴定规范要求,对现有建筑针对上述不足之处采取相应加固措施后,可抗震鉴定规范要求,后续使用年限宜为30年。 2、 处理意见及建议: 依据检测检查、计算分析结果,提出以下处理意见及建议: (1)对墙体粉刷层脱落、渗水,可结合加固施工进行直接粉刷或铲除原粉刷层后钢丝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对屋面渗水、屋面天沟、挑檐变形可采取检修屋面,更换损坏瓦片和变形木望板等进行加固修复处理;对楼面面层裂损,可结合加固施工进行修复处理,对木屋架下弦进行拉通加固处理。 (2)按规范要求增设混凝土构造柱和圈梁;对二级鉴定不通过的墙体、抗压承载力不足墙体均进行加固处理,加固可采用两侧钢丝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对配筋不足的楼面大梁可采取扩大截面或粘贴钢板、碳纤维布等加固处理;对楼梯间

  房屋检测能够确保各类房屋的住用安全。房屋投入使用后,有形、无形的损伤无时不在发生,若维修不及时或维护不当,房屋的可靠性就会降低,使用寿命大幅度缩短。在我国,多年来受“重建设,轻管理”思想的影响,对建成房屋的定期检查和维护工作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也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往往是房屋功能明显损耗或损坏严重时才进行检查、鉴定,其结果是房屋的使用寿命缩短,维修费用增加。在正确使用的前提下,定期检查、鉴定,通过合理维护,保证房屋各部分处于正常、安全状态。如通风除尘、防渗堵漏、补强防腐、清除载及老化构件的更换等,通过及时处置,使其达到新的安全状态,防患于未然。

  房屋检测是对于防灾和减灾的预防。房屋遭受自然灾害或火灾等突发事故的侵袭后,房屋的结构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甚至破坏,通过对受损房屋进行鉴定来确定房屋是否符合安全使用条件,或采取排险解危措施后继续使用。另一方面,加强房屋的日常鉴定与管理,可以及时维护、加固已损坏房屋,保持房屋预定的抵御突发灾害的能力,从而降低自然灾害或火灾等突发事故等给房屋造成的破坏或人员财产损失。

  、主要通道两侧墙体均钢丝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该部位抗震能力。 (3)今后房屋使用中,应注意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 原建筑地基、基础的承载力首先,确定加层方案时要详细阅读原建筑的竣工图纸、资料、地质勘探报告。通过对地质资料的认真研究,并加以计算,从而确定该地基有无能力承受加载;其次,是计算其基础的承载力,了解基础的类型,进一步确定该地基基础的承载极限,确定加层规模。一般认为,原设计对建筑的地基、基础都有一定的安全系数,并且地基经过一段时间的承载后,承载力都有所提高。因此,一般建筑都有可能加层,只是加层规模大小的区分。

  2 建筑结构及其构件的承载能力建筑结构有木结构、砖混、框架等几种类型。一般来说,加层只考虑在框架及砖混结构的建筑上进行。从整体结构上看,框架承载力较大,抗震性好,但目前,框架结构加层较少,因砖混结构的建筑较多,所以,在砖混结构的建筑上加层较多,加层时应对原建筑中的梁、板、墙、柱等受力构件的承载力进行认真的验算,通过对钢筋的形状、规格、直径及砖、混凝土、砂浆标号等主要材料的分析,算出目前该结构的承载力,加以一定的安全系数,作为加层荷载的设计依据。

  3 房屋建筑的整体性在旧房屋建筑上加层,不但要求承载力允许,还要考虑加层部分和原建筑部分的整体性以及整体结构的抗震性,对加层建筑增强整体性这一问题,主要应考虑以下两点:

  3. 1 对原建筑的加固一般情况下,建筑加层对原建筑都要加固,加固方法可以采用在原建筑墙体上增加壁柱、圈梁(包括角柱) 等措施。

  3. 2 新旧建筑的结合新旧建筑的结合是加层中关键的一环,如何才能使新旧建筑有机地结合为一体,主要是新旧建筑受力构件的连接问题,连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建筑的整体性。连接时,新旧建筑的圈梁、构造柱、壁柱的十字交叉点尤为重要。


联系方式

  •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桃源街道塘兴路集悦城A26栋102室
  • 邮编:518053
  • 联系电话:未提供
  • 联系人:韦经理
  • 手机:13926589609
  • QQ:1770754932
  • Email:177075493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