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市中小学房屋抗震能力检测证明 校舍房屋结构承重安全检测
一、办理幼儿园抗震安全检测鉴定报告有效期多久——幼儿园抗震安全检测鉴定报告项目实例分析:
幼儿园教学楼为四层(局部五层)建筑,该建筑设计于1989年并于1990年建成投入使用。该建筑原设计所采用的抗震设计规范为《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TJ 11-78),原设计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原设计未进行抗震设防分类。
该建筑总建筑面积约3000m2,由三个单体组成:其中A区平面长30.240m,宽5.640m(局部12.840),总高10.900m;B区平面长41.300m,宽6.300m,总高10.800m;C区平面长43.040m,宽6.540m,总高10.950m。该建筑单体A的结构形式分砖砌体结构、单体B的结构形式为框架与砖砌体共同承重、单体C的结构形式为砖砌体结构。该建筑各单体楼(屋)盖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体系,该建筑的基础采用钢筋墙下条形基础和柱下*立基础,基底持力层为老土层,其地基承载力允许值为20T/m2。
根据以上对该建筑物的现场勘测分析、抗震鉴定内容,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场地、地基和基础
经现场勘查可知,该建筑B区室外回填土局部下沉,但该建筑上部结构各单体未产生明显的倾斜和不均匀沉降的变形现象,该建筑上部结构表面尚未出现明显的沉降裂缝。
可见,该建筑地基基础现状无严重静载缺陷,因此依据《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 50023-2009)中*4.2.1条的规定,可不进行地基基础的抗震鉴定。
*级抗震鉴定:
依据《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 50023-2009)中*5.1、5.2及《厦门市建设与管理据专题会议纪要[2009]41号文》的有关规定,对该建筑进行宏观控制、构造鉴定为主的综合评价,得出该建筑仍存在如下抗震措施不足之处:
a.该建筑A区为平、立面不规则建筑,加固时影考虑其影响。
b.该建筑A区构造柱设置不足,不满足要求。
c.该建筑A区墙体局部尺寸不足,不满足要求。
d.该建筑A区出屋面亭子,与主体结构锚固构造不足,不满足要求。
e.该建筑B区为单跨框架结构为主局部位置采用砖砌体承重的混合结构,结构体系不合理,不满足要求。
f.该建筑B区为平面不规则建筑,加固时应适当考虑其影响。
c.该建筑B区实测砼强度推定值在(13.9~27.9)Mpa,部分构件强度不满足要求。
d.该建筑B区部分砼板存在裂缝等外观质量问题,不满足要求。
f该建筑B区楼梯间的抗震构造不满足要求。
g.该建筑B区框架柱直径为6mm,不满足规范要求。
h.该建筑C区总高为13.950m,大于12m,不满足规范要求。
i.该建筑C区未立面不规则建筑,加固时适当考虑其影响。
j.该建筑C区实测砼强度推定值在(13.8~35.3)之间,部分构件砼强度不满足规范要求。
k.该建筑C区未按规范要求设置构造柱,不满足规范要求。
l该建筑C区楼梯间的抗震构造不满足要求。
*二级抗震鉴定:
a.经计算可知,该建筑A区部分楼层横墙及纵墙的综合抗震能力指数小于1.0。即该建筑综合抗震能力不满足。
b.经计算可知,该建筑C区部分楼层横墙及纵墙的综合抗震能力指数小于1.0。即该建筑综合抗震能力不满足。
c.经计算可知,该建筑A区部分砼梁*筋,不满足要求。
d.经计算可知,该建筑C区砼梁实际配筋值大于其计算配筋值,满足要求。
e.经计算可知,该建筑B区和C区部分存在裂缝的砼板,其承载力不足,存在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可知,通过对该建筑物B区和C区部分存在裂缝的混凝土板检测验算可知,这部分砼楼板承载力不足,承载力安全性评级为du级,应立即采取措施。
通过对整幢建筑的抗震鉴定可知,该建筑的抗震鉴定结果为应进行加固。另建议在加固设计时除对上述不足之处进行加固外,尚需对楼梯间墙体、梯柱、梯梁、梯板等地震时易损构件及存在外观质量问题的构件,进行必要的加固和补强处理。
此外由于该建筑B区室外回填土局部下沉,建议对其进行处理,必要时对该建筑南侧的挡墙进行适当的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