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结合地房屋改造安全检测中心
一、关于房屋安全检测鉴定的一些基本知识:
哪些情况下需要对建筑结构进行检测与鉴定?:
1.建筑结构拟改变使用用途、改变使用条件和使用要求时;
2.拟对建筑结构进行加层、插层或其他形式结构改造时;
3.拟对建筑物进行整体移位时;
4.建筑结构本身出现明显的建筑功能退化或有明显的倾斜时;
5.由于外在作用导致建筑结构可能出现损伤时;
6.由于设计、施工及使用原因引起相关方有根据怀疑建筑结构出现问题而引起纠纷时;
7.出于维护建筑结构的角度出发,了解建筑结构的当前状态及在目标使用期内的性时;
8.建筑结构*过设计使用年限;
9.建筑结构遭受灾害而未引起毁灭性倒塌,相关方想加固继续使用时;
10.建筑外观改造或建筑装修产生荷载的变化或引起结构改变时。
引起建筑结构存在缺陷或者损伤的原因很多,可以归纳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两方面:人为因素所致结构损伤常见的有:工程设计的欠缺与错误,施工质量差、偷工减料、使用低劣材料,建筑用地规划错误,勘察工作失误、未能发现重要隐患,相邻场地施工引起建筑破坏,维修、保护不当,地下水抽取过度引起建筑物倾斜或下沉,以及火灾导致建筑物破坏等。自然因素导致结构损伤主要表现为:地震、水灾、龙卷风、泥石流、及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腐蚀性气体等导致结构的损坏。
(3)砌体结构检测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砌体结构的检测内容主要有强度和施工质量,其中强度包括块材强度、砂浆强度及砌体强度,施工质量包括组砌方式、灰缝砂浆饱满度、灰缝厚度、截面尺寸、垂直度及裂缝等。
(4)建筑结构检测类型有哪些?
1.建筑结构工程质量检测,针对新建工程施工和通过验收不满两年两个阶段;
2.既有建筑结构性能检测,针对建成两年以上且投入使用的工程。
(5)安全性鉴定划分为几个层次?每层次分别是什么?每层次分几级?
答:安全鉴定划分为三个层次,每层次分别为:构件、子单元、鉴定单元;每层次分四级:au、bu、cu、du;Au、Bu、Cu、Du;Asu、Bsu、Csu、Dsu 。
(6)A类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鉴定分几级?其主要内容各是什么?
A类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鉴定分一级和二级。一级鉴定:以宏观控制和构造鉴定为主进行综合评价的鉴定。二级鉴定:以抗震验算为主,结合构造影响进行综合的鉴定。
结构裂缝类别
1.1混凝土结构裂缝
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很多,有应力裂缝、温度裂缝、干缩裂缝、沉降裂缝、施工裂缝、构造不合理等原因引起的裂缝;有外载作用引起的裂缝;有养护环境不当和化学作用引起的裂缝等等。在实际工程中要区别对待,根据实际情况判别裂缝。
1.2砌体(混合)结构裂缝
砌体(混合)结构产生裂缝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由外荷载变化引起的裂缝,二是由变形引起的裂缝(主要有温度变化,不均匀沉陷或膨胀等变形)。
2结构基本构件裂缝分析
2.1裂缝分析
2.1.1裂缝定性:结构性裂缝或是非结构性裂缝。
结构性裂缝多由于结构应力达到限值,造成承载力不足引起的,是结构破坏开始的特征,或是结构强度不足的征兆,是比较危险的,必须进一步对裂缝进行分析。非结构性裂缝往往是自身应力形成的,如温度裂缝、收缩裂缝,对结构承载力的影响不大,可根据结构耐久性、抗渗、抗震、使用等方面要求采取修补措施。
2.1.2结构性裂缝定性:可能引起的破坏形式为脆性破坏或是塑性破坏。
2.1.3裂缝定量:查明裂缝的宽度、长度、深度、形态等量化数据。
2.1.4裂缝趋势:判明裂缝是否稳定或是有发展趋势。
1.3基本构件常见裂缝分析
1.3.1受弯构件
常见受弯构件有混凝土梁、板,其裂缝形式主要有垂直裂缝、斜裂缝和顺筋裂缝。
(1)垂直裂缝:主要由弯矩引起,多出现在梁、板构件跨中底部,垂直梁、板侧面发展。
(2)斜裂缝:一种由剪力引起,一般出现在梁底支座附近(裂缝多数是剪力与弯矩共同作用)由下部开始,沿45°方向向跨中上方发展,另一种由负弯矩和剪力引起,出现在梁、板支座*面附近,形态为上口大下口小。另外在主次梁交接部位,由于主梁受次梁集中力影响,也出现沿次梁两侧向下斜裂缝。当发生地基不均匀下沉时,混凝土圈梁、框架梁、基础梁皆会出现走向与地基不均匀沉降方向一致的斜向裂缝。
(3)顺筋裂缝:主要由钢筋锈蚀、氧化铁膨胀所致,出现与梁下部侧面或是底面钢筋部位。
以上裂缝引起的破坏形式属于塑性破坏。其特点是事先有明显的变形和裂缝预兆,出现裂缝后人们可以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补救,危险性相对稍小。此种裂缝是否影响结构的安全,应根据裂缝的位置、长度、深度以及发展情况而定。如果裂缝已趋于稳定,且较大裂缝未*过规定的容许值,则属于允许出现的裂缝,可不必加固。
1 工程概况
对某住宅小区其中的*38、39、40、42、43、45、49、52、56、57、58 号房屋(共11栋)进行结构安全性鉴定。该11 栋楼建造于1995 ~ 1997 年,均为单元式砖混结构。其中*58 号楼为五层;56 号楼为六层38(局部四层和六层)、39、42、49、52、57 号楼为七层;40、43(局部七层)、45 号楼为八层。房屋建成后正常使用至今,现其有关的设计图纸、地质勘察报告及原始施工资料等均不齐全。我们于2016 年11 月25 日至12 月6 日,对该11 栋房屋进行了全面而详细的现场调查和检测。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资料,按照《民用建筑性鉴定标准》(GB50292 - 1999)等有关国家标准,对其进行了结构安全性鉴定,并综合考虑房屋现状给出了相应的鉴定结论及建议,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合理使用,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2 鉴定结论及建议
2.1 鉴定结论
通过对某小区11 栋房屋的结构安全性鉴定评级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49、52、58 号楼结构安全性鉴定评级为Dsu,按《民用建筑性鉴定标准》的规定,属于结构安全性不符合标准对Asu 级的要求,显着影响结构的整体承载能力,应采取措施,且有少数属于du 级的构件必须立即采取措施。
(2)*38、39、40、42、43、45、56、57、号楼结构安全性鉴定评级为Dsu,按《标准》的规定,属于结构安全性严重不符合标准对Asu 级的要求,严重影响结构的整体承载能力,必须立即采取措施。
2.2 意见及建议
综合上述鉴定结论,并结合房屋现状,提出以下意见及建议:
(1)对于各房屋的下列部位,必须及时或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加固、恢复处理:
① 对于考虑构造柱的作用后,承载力验算仍在bu级以下的墙体(即抗力与荷载效应之比小于0.95 的墙体),应进行补强加固处理;
② 原结构墙体被改为半砖的部位,应进行恢复加固处理;
③ 原250mm 厚墙体被拆除的部位、或扩大(新开)洞口过大的部位,应根据房屋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对墙体恢复加固以及对相应部位混凝土构件进行补强加固的处理措施;
④ 托墙梁端部无框架柱的部位以及圈梁(或过梁)托墙的部位,应尽*采取措施。
(2)对于局部混凝土构件截面尺寸不足或构造柱变为受力柱之处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在拟定加固处理方案时,除应考虑上述问题外,还应综合考虑能够同时改善结构体系和传力途径的优化方案。
(3)对楼(屋)面预制板拼接处板缝开裂部位,应进行维修处理。
(4)对钢筋混凝土构件局部露筋且钢筋已锈蚀的部位,应及时进行钢筋除锈处理,或涂刷渗透型钢筋混凝土阻锈剂,并修补密实。
(5)对于结构墙体上出现的裂缝和墙体抹灰脱落的部位,应根据裂缝宽度和现状的不同,及时采取修补或补强加固处理措施。
(6)对混凝土构件上的裂缝应根据裂缝宽度和现状的不同,及时采取补强加固或修补处理措施。
(7)对屋顶碎断的架空板和渗水处,应进行必要的维修或*新处理。
(8)对于*40、43、57 号楼屋顶私搭乱建部分,应及时采取措施或予以拆除。
(9)本次鉴定现场调查时,部分房间因住户不在家而未能进入调查,故无法判断其对结构墙体的拆改情况。所以,甲方应会同有关部门,对该11 栋房屋进行现状普查,若发现因装修等原因拆改结构的情况,应对相应部位按照上述原则进行加固、恢复或修复处理。
(10)在房屋后期使用过程当中,不得随意改变结构的用途和使用环境、功能等。该11 栋房屋的加固及恢复需按照有关规范的要求进行*设计,综合考虑本报告提出的问题及对其他相关部位造成的影响,按照由下到上的加固顺序进行施工。